芬普尼是惡魔還是天使?在聊芬普尼蛋前先來一份風險管理吧!

  • 發布日期:106-10-08
  • 發布單位:綜合規劃組
圖/Tookapic @PEXELS, CC0
圖/Tookapic @PEXELS, CC0

《文/趙軒翎》

近來雞蛋當中驗出殺蟲劑成分芬普尼(fipronil)的新聞鬧得沸沸揚揚,家中的阿公阿嬤、爸爸媽媽、菜市場裡的阿伯阿桑都叫你不要吃蛋,唯恐多吃一顆就會中毒。在你要把手上剛買的茶葉蛋丟掉之前,我們回頭再來看一下這場令雞農「蛋疼」、消費者恐慌的芬普尼蛋事件。

為了更了解芬普尼這種化學物質,以及它可能帶來的風險,我們訪談了正在努力統籌管理全國化學物質的環保署毒物及化學物質局(以下簡稱化學局)評估管理組的賴正庸博士。

芬普尼禁用原因跟人無關?

從歐洲爆發雞蛋殘留芬普尼的事件後,台灣也隨即開始檢驗國內的雞蛋。只是芬普尼這號角色以前從未出現過,到底是從哪裡出來的?

你或許沒有聽過芬普尼,但是如果你家有養貓狗,你可能曾經使用過的各種用來幫寵物除寄生蟲的藥;還有你為了將家裡到處爬的蟑螂殺的片甲不留,而買的連鎖殺蟑藥劑,其實這些都是合法使用芬普尼的產品。

芬普尼是一種長效型的殺蟲劑,使用在寵物身上大約可維持一個月的效用,而另外在農田裡以容許劑量4.5毫克芬普尼農藥噴灑作物,也可以有4~6個月的效果。

只是這芬普尼的效果越好,感覺好像越讓人害怕。

歐盟確實在 2013 年底宣布禁止在玉米及向日葵上使用含芬普尼的農藥,不過禁止的原因跟人體健康較沒有關係。賴正庸說,「歐盟禁用芬普尼是以生態毒性的觀點,而非人體毒性。」最主要的原因是發現芬普尼可能是讓蜜蜂大量死亡的元兇[1]!

歐盟禁用芬普尼是以生態毒性的觀點,而非人體毒性

歐盟禁用芬普尼是以生態毒性的觀點,而非人體毒性。圖/Mk2010 @Wikimedia Commons, CC by 3.0

國外研究指出蜜蜂在外採蜜,接觸到帶有芬普尼的花蜜或花粉時,會導致牠們呈現興奮狀態,但不會立即死亡。不過,被牠們帶回來的食物餵食的幼蜂就沒那麼幸運了,因為牠們較幼小,對於芬普尼的耐受度沒成蜂好,很可能整群幼蜂全部因此而死亡。

其實,芬普尼這種化學物質對於前面提到的蜜蜂、蟑螂等節肢動物的毒性,遠遠超過對於人類所屬的哺乳動物。原因在於芬普尼對於它能對節肢動物的神經系統造成很大的影響。

神經系統在正常的情況下,會派出GABA這號神經傳導物質,去和神經細胞上對應的受器結合,開啟通道讓氯離子進入細胞內。讓氯離子進入的用意在於抑制神經細胞,讓它不要過於興奮。而芬普尼這種物質,基本上就是來搗亂神經系統,它對節肢動物的GABA受器結合力強,先一步搶了GABA和受器的結合位置,讓GABA的作用不了。因此在蜜蜂等昆蟲接觸到低濃度芬普尼之後神經系統會異常地興奮,就像party party all night一樣嗨到不行,而接觸到高毒度芬普尼則會癱瘓或死亡[2, 3]。

檢出就代表有害嗎?容許量和中毒是兩件事

等等!那為什麼媒體上說每天吃 1.6 顆蛋就超標?[4]

這個說法主要是以採樣中不合格的蛋場,所得到的最高檢測值 153 ppb 來計算。以 60 公斤成年人來計算,只要吃 1.6 顆 50 公克蛋就會超過每日容許攝取量(Acceptable Daily Intake, ADI)0.0002 mg/kg bw(毫克每公斤體重)。ADI是個在長期食用下風險評估依據,但並不表示吃到這個量就會中毒。(延伸閱讀:這是毒還是藥?先搞懂「每日容許攝取量」和「最大殘留安全容許量」吧!

賴正庸補充道:「國外也有統計過芬普尼的最低致病劑量,要短時間連續吃 7 萬顆芬普尼蛋才有可能達到劑量,並出現掉髮和噁心等症狀,否則時間長一點芬普尼就代謝掉了。」

由於在台灣的規定,芬普尼不能用在食用動物身上,因此以目前儀器對於芬普尼的檢驗極限值 10 ppb 作為標準,目前台灣和歐盟以此為檢驗殘留量的標準。也有其他國家使用不同的標準,如日韓、美國各以 20 ppb、30 ppb 作為檢出標準。而這樣的管制標準,其實都需要經過各方面的評估,才能訂定出適當的標準。

化學物質先「身家調查」,再好好管制

以賴正庸任職的化學局來說,他們需要在第一時間對於芬普尼蛋進行全面的風險評估,包括瞭解各國的規範、目前科學研究上芬普尼對動物的風險,以及針對台灣的狀況進行了解,對於其他化學物質也是如此。「通常我們需要在民眾還沒理解到這些議題的時候,我們先從各種科學方面去評估。」在了解化學物質的風險之後,才能去決定要不要管制,以及怎麼管制。

而這次芬普尼蛋事件告一個段落後,農委會、食藥署也開始在評估農民使否有使用芬普尼的需求,才能進一步去訂定適合的殘留容許量標準[5]。

「化學物質不就是應該要管到底,不讓它們出現在我們生活裡嗎?」面對民眾對於「化學」的恐慌,賴正庸也只能笑笑地說:「化學物質本身沒有善惡,它們具有各式各樣的應用方式,純粹看人們怎麼用。」

他舉了一個例子,網路上媽媽社群中時常在討論奶粉中添加的乳糖,可能會造成嬰幼兒攝取過多乳糖,而東方人常有的乳糖不耐症體質,更容易使得嬰兒腸胃道系統過敏。近年來確實有些醫學報告開始驗證這個現象[6],而乳糖也是化學物質的一種,化學局該怎麼管?

賴正庸解釋,奶粉商會在奶粉中添加乳糖,最主要的作用是防止奶粉結塊。而嬰兒身旁最大的乳糖製造商,其實可能不是奶粉商,而是媽媽本身。(筆者驚恐,所以媽媽該被管制嗎?)就化學局的角度,他們不會去管制媽媽生產的母乳,反而是以媽媽生產的乳糖量,作為未來評估奶粉中添加乳糖的標準。這個「自然食譜原則」是假定媽媽生產的乳糖劑量對寶寶來說是安全的,因此在奶粉中添加低於這個劑量的乳糖也是安全的。這個原則常被用於評估食品用的添加物和化學物質。

目前國內登錄的化學物質就有 2 萬 8 千多種,所有製造與輸入的化學物質都要依法申請登錄,可以在化學物質登錄平台中查詢。要讓這些化學物質都能在合適的崗位上,各自發揮它們的效用,管理確實是個大大大大大工程。面對每一種可能具有危害的化學物質,化學局都要透過風險辨識、風險確認、風險評估的程序,先為化學物質來個「身家調查」。

首先先確認它們的基本資料,透過各式化學物質資料庫、物質安全資料表來了解該物質;接著查清楚它以前有什麼害人害環境的「犯罪事蹟」,例如不斷更新的國際間通報、新聞或是學術期刊研究結果,來加強我們對於這個化學物質現階段的危害了解。然而,收集到的這些資料都還是得回歸到國內的狀況來評估,若食品中出現有毒化學物質汙染,還得了解國人的食用習慣、攝取量,如果一個有毒化學物質容易殘留在動物內臟,不太食用內臟的西方國家可能較沒差別,但是較常食用內臟的我們,就得特別留意。

「有些很毒的物質,你可能一輩子都碰不到;有些物質可能化成蒸氣,或是其他容易接觸到的型態,」賴正庸說,「除了要考量劑量的問題外,也得考慮到化學物的暴露方法和接觸的容易性。」

在真正了解一種化學物質的各種風險之後,才能幫它量身打造適合的風險管理和風險溝通的方式。雖然說現在許多人聽到化學物質,就是一副「化學物質,退散!」的反化學或是對化學恐慌的態度,但現在的我們不可能完全不接觸任何化學物質,對於化學物質更需要以聰明、有效的方法管理。你想到的管理可能是「重罰違法使用化學物質的廠商,讓他們再也不敢無視法律!」但這也僅僅是管理的其中一個方式,其他的也包括我們在危險藥瓶上看到的骷顱頭圖樣,或是安全蓋的設計,都能在日常生活中提醒、保護使用者遠離化學物質的危害。

我們可以發現這些化學物質並不完全是十惡不赦的罪人。芬普尼在除蟲上的極佳效果,幫助家裡寵物、環境清潔仍很有用,甚至還可以製作含芬普尼的蚊帳,幫助住在瘧疾盛行區域的民眾,防範被蚊子叮咬。而母乳中乳糖是無害的化學物質,但若是在奶粉裡面加多了,也可能會對嬰幼兒造成危害。既然化學物質無所不在,我們需要做的是去了解它的風險,進而做好該做的風險管理,而不是把它們拒於千里之外,或是陷於恐慌之中。

 

經處理的蚊帳,幫助住在瘧疾盛行區域的民眾,防範被蚊子叮咬

經處理的蚊帳,幫助住在瘧疾盛行區域的民眾,防範被蚊子叮咬。圖/Department of Foreign Affairs and Trade, Australia @flickr, CC by 2.0

註解

  1. EU to ban fipronil to protect honeybees, The Guardian, 2013.7.16.
  2. Fipronil, ScienceDirect
  3. [新聞解讀] 連鎖茶飲店-芬普尼殘留,國家環境毒物研究中心,2015年4月23日。
  4. 吳欣恬、林彥彤,〈153ppb芬普尼蛋 1天1.6顆就過量〉,《自由時報》,2017年8月23日。
  5. 彭宣雅,〈芬普尼標準 農委會:將比歐盟5ppb寬鬆〉,《聯合晚報》,2017年8月30日。
  6. Carolyn M. Slupsky et al., Postprandial metabolic response of breast-fed infants and infants fed lactose-free vs regular infant formula: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Sci Rep. 2017; 7: 3640.
分享
  • facebook
  • google
  • 轉寄友人
  • 點閱次數:61642
  • 資料更新日期:113-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