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居家蟲鼠宣導資料

  • 發布單位:危害控制組

老鼠

一、一般生活習性:

  住家周遭及室內經常發現的鼠類有 3 種,即家鼷鼠、屋頂鼠及溝鼠。家鼷鼠個體最小,體長 6 至 10 公分;屋頂鼠體長 16 至 21 公分;溝鼠體長 18 至 25 公分。家鼷鼠喜居於箱盒或破布堆中,樓層上下皆 可見其蹤跡;屋頂鼠善攀越,喜居天花板或樓上,高樓大廈中也常見到;溝鼠一般體型較,喜居於水邊, 尤其是溝渠中,故稱溝鼠。

  鼠類生性多疑,易受嚇而驚叫,平時多藏於隱匿處,待夜闌人靜才出來活動,活動時是利用頰鬚及 眼上部之長鬚,查知周圍的環境,擅長沿著牆壁或物體邊緣而行,常經之處會形成光鮮之鼠徑和留下粒 形糞便。鼠類因門齒不斷增長,因此喜歡囓咬物體,由囓咬聲及咬痕可以估計出鼠群大小。此外,鼠類 一般不愛吃腐敗及發霉的食物。

二、環境管理:

  1. 住家內外避免堆積雜物(如廢棄建材、舊家具等),堆石舖平以免鼠類藏居。
  2. 修剪綠籬,清除籐蔓及雜草。
  3. 圍牆之縫隙、孔洞應以水泥封堵。
  4. 垃圾必須密封加蓋並儘速包妥清運。
  5. 如飼養禽、畜、寵物,應避免投置過量飲水、食物,並保持清潔。因為寵物吃剩的食物,如果不清除乾淨,容易招引老鼠來吃。
  6. 定期清理水溝。

三、房舍管理:

  1. 門戶嚴緊,避免門縫過大,並且隨時修補門窗及門牆破損處。真正鼠害嚴重的地方,門、窗可改用 不銹鋼等材質,以免老鼠囓咬。
  2. 排水管、落水孔裝設小於 0.6 公分網目之柵網。
  3. 倉庫、貯藏室定期清理,倉庫內東西應成排堆放,中間留有通路並與牆壁保持約 20 公分距離,貯物 架應與地面保持 30 至 45 公分距離。
  4. 食品及原料加蓋密封。 廚餘垃圾不可倒入水溝內,應妥善包紮投入密封垃圾筒,並儘快清除。

四、因應之道:

  發現鼠糞、鼠囓咬痕、鼠跡、鼠穴時,應立刻進行防治,其方法如下:

  1. 沿著牆壁、牆角或鼠類經常活動的路徑,置放捕鼠籠、捕鼠夾、粘鼠板、毒餌等以捕殺鼠隻,使用 捕鼠器時可用新鮮食物誘引之。
  2. 放妥捕鼠器或毒餌後不要經常變動,觀察數日,如無鼠隻前來才更動位置。此外捕鼠器須放平穩, 以免搖動驚走鼠隻。
  3. 每次投下適量之毒餌,待老鼠取食後再補充,以免久置發霉。餌劑如未被取食則不宜再放餌,因為 鼠隻可能不在附近活動或已被毒殺淨盡。
  4. 鼠類可藉由粗糙的牆壁垂直爬行進入高樓,尤其是屋頂鼠;溝鼠則善於潛水及游泳。因此,防阻鼠 類侵入須注意技巧,如排水管應加 0.6 公分網目以下之柵網,高樓住家門、窗若有破洞則須修補。

五、注意事項:

  1. 置放粘鼠板、捕鼠夾及毒餌,應選擇安全、隱蔽之處所,以免兒童、寵物等誤踩或誤食。
  2. 如果發現家裡的紗窗、紗門或木門有被囓咬的痕跡、破洞時,即應檢視是否已遭鼠輩侵入;此外,從鼠糞、鼠跡、鼠穴也可以判斷出家中是否藏有老鼠。
  3. 鼠類的食性不同,例如:溝鼠喜魚肉、穀物、有機垃圾,食性較雜;屋頂鼠喜蔬菜、水果及穀物; 家鼷鼠喜穀粒,故以食物誘引老鼠時,除注意其新鮮度外,還應投其所好,方能收效。

一、一般生活習性:

  蟎之分泌物、排泄會引起過敏體質者的過敏性哮喘、過敏性鼻炎、過敏性皮膚炎、蔓性蕁麻疹,若直接叮咬人和動物,也會使被叮咬者的皮膚局部發疹。我們住屋常出現的蟎有:

  1. 室塵蟎:歐洲室塵蟎、美洲室塵蟎、梅氏塵蟎,以人的皮屑為主要食物,前兩者多藏匿於床舖、被褥、草蓆中,地毯表裡、沙發等亦是主要的孳生場所。
  2. 膨腹蒲蟎:此蟎一般寄生於積穀害蟲的幼蟲體上,在搬運穀物時會刺咬人而使人的皮膚發疹,俗稱草癢症,亦或引起過敏性哮喘。
  3. 黴蟎及屋蟎:為倉儲物品之害蟲,會引起皮膚過敏。
  4. 鼠蟎:本來寄主為鼠類,尤其是溝鼠,在鼠窩中孳生後,往往移到人體上吸血。
  5. 鳥刺蟎:本來寄主為鳥類,但是飼養小鳥之家庭也易受此害。

二、環境管理:

  對於積穀等倉儲食品之貯藏場所應保持低溫乾燥的空調狀況,以減少蟎的孳生。

三、房舍管理:

  1. 連續數月,每星期以吸塵器徹底吸去灰塵,並立即清理吸塵袋。
  2. 保持沙發、地毯、床舖、壁紙、捲簾之乾燥及清潔。
  3. 經常除溼,降低室內溼度並保持通風乾燥。
  4. 經常將枕套、床單等拿到戶外抖動、曝曬,並勤加洗滌。
  5. 經常滅鼠。
  6. 避免於室內飼養鳥類。

四、因應之道:

  1. 將毛毯於 70°C 左右烘乾 12 小時或以 55°C 以上熱水來洗被單,可消滅塵蟎。
  2. 經常用吸塵器吸塵,吸塵袋最好先噴殺蟲劑以增加滅蟎效果。
  3. 可使用市面上購到之罐裝噴霧劑,噴灑於地毯、草蓆正反面以及沙發家具,但施藥後避免赤足在其上活動。

一、一般生活習性:

  在台灣常見的蠅類有熱帶家蠅、大頭金蠅、黃果蠅等,這些蠅類皆為腐食性。 其幼蟲生活於腐敗之有機物中,如動物之排遺、動物之屍體(如內臟)或腐敗的 水果、果皮、蔬菜以及廚餘等,故多見於環境衛生不良之處。蠅類成蟲喜於日間 活動,有趨光性,夜間常棲於植物枝葉、電線、天花板等處;厭忌芳香油類如薄 荷油、樟腦油、丁香油、檸檬油等,但喜好腥臭味,故髒亂的房舍容易引來蠅類。

二、環境管理:

  1. 住宅周圍之腐敗有機物必須立刻清除或掩埋,切勿堆積腐爛之水果、蔬菜、動物屍體、內臟及割除後的雜草等。
  2. 家畜之欄舍須每日清洗,家禽之排遺物每週應清理 1~2 次。
  3. 戶外垃圾必須密封加蓋並儘清運。
  4. 住宅周圍之農田、花圃、果園等,如施用雞糞、豆餅等有機肥或腐植質時,表面必須覆土 5 公分以上,以免蠅類孳生。

三、房舍管理:

  1. 設置紗窗、紗門。
  2. 廚餘垃圾不可倒入水溝內,應妥善包紮,投入密封垃圾筒,並儘快清除。
  3. 餐廳、廚房或食品加工廠,可裝置空氣簾幕或暗走道,以防止蠅類跟隨人員
  4. 進入室內。

四、因應之道:

  1. 環境衛生不良或垃圾處理不當之社區,才有蠅類滋擾侵入室內之可能,可用 蠅拍、粘蠅紙或捕蠅燈撲殺。
  2. 如未裝設紗窗、紗門,應儘量關閉部分門窗,降低室內光線,蠅類自然離去。
  3. 紗窗外或門上可噴灑市售合格罐裝殺蟲劑,以殺死棲息之蠅類。
  4. 殺蟲劑可噴於天花板、樑柱、電線,以撲滅夜間棲息於住家內之蠅類。

五、注意事項:

  蠅類晚間多棲息於孳生場所附近的灌木叢、草叢等植物上,如果發生嚴重蠅 害,可於夜間施用藥劑來防治,但因藥劑劑型及植物感受性不一,宜先行小規模 試驗,並由專家指導為宜。

小黑蚊

一、一般生活習性:

  小黑蚊的幼蟲主要孳生於樹林、竹籬下、花生田、甘藷田、蔗田、土牆、 牆縫及水溝旁、污泥等著生青苔處。雌性成蟲飛翔範圍約 500 公尺,白天吸血, 每年的 6、7、8 月是成蟲最多,也是叮咬、滋擾最嚴重的時期。

二、環境管理:

  1. 清除住家附近潮溼處之青苔、土壤、腐植質。
  2. 清除住宅附近之雜草、灌木叢,拆除不必要的的棚架、竹籬、蔭棚等,減少成蟲棲息地。
  3. 疏濬溝渠、清除污泥及溝岸之青苔。
  4. 院落密植草坪或改舖水泥、石板。

三、房舍管理:

  小黑蚊喜在戶外吸血,但如有機會,亦會飛入室內吸血,因此裝置紗窗、 紗門,可有效防阻之。

四、因應之道:

  1. 孳生範圍廣泛,無法全面防治。
  2. 改善社區環境,減少孳生範圍,住宅附近易生青苔處,可噴灑殺蟲劑消滅幼蟲。
  3. 日間戶外活動宜著長袖衣褲及抹防蚊忌避劑於手、臉等皮膚裸露處,並儘量 避免午後 2~3 時在戶外活動。

五、注意事項:

  1. 不可以將殺蟲劑(防蚊忌避劑例外)抹於身體或衣物,以免中毒。
  2. 根據美國環保署提出警告:孕婦應避免接觸殺蟲藥劑。

蚊子(熱帶家蚊、白腹叢蚊、三斑家蚊)

一、一般生活習性:

  在台灣經常滋擾人們生活的蚊蟲還有熱帶家蚊、白腹叢蚊及三斑家蚊,前二 者孳生於污染較高之溝渠內,三斑家蚊則孳生於較清潔之水內,如水田及水塘。 熱帶家蚊和三斑家蚊喜於夜間叮咬吸血,而白腹叢蚊較喜於光線微暗時叮咬吸 血。

二、環境管理:

  1. 疏濬溝渠使水流暢通,清除雜草以免蚊蟲匿棲。
  2. 填平有積水的坑洞,水池、水田、水塘內宜放養魚類。 修剪樹木草皮。

三、房舍管理:

  1. 設置紗窗、紗門,睡覺時應使用蚊帳。
  2. 夜間若有蚊蟲滋擾,可於暗角或陰暗處放置捕蚊燈。
  3. 任何積水處都應加以處理,如排水、施藥或放養魚類。

四、因應之道:

  可利用蚊蟲之趨光性,傍晚暫時關閉室內燈光,在室外較室內明亮下,將門 窗打開,則蚊蟲大部分會飛離室內,然後利用捕蚊燈、蚊香或噴灑殺蟲劑,來消 滅殘餘之蟲隻。

螞蟻

一、一般生活習性:

  居家室內常見的螞蟻有小黃家蟻、黑頭慌蟻、狂蟻及爪哇大頭蟻。螞蟻是社 會性昆蟲,工蟻負責覓食,一窩螞蟻少則數百隻,多則數萬隻。一般來說螞蟻屬 於雜食性,例如麵包屑、飯粒、油脂、切開的水果、花蜜、昆蟲屍體,尤其喜? 甜食,螞蟻因為會分泌費洛蒙,一旦發現食物即互相通報,循跡向食物處聚集, 令人望而生畏。雖然蟻類在室外是清除有機廢物的益蟲,但在室內覓食活動則會 滋擾取家生活。家居蟻類一般築巢在住宅牆壁四周、庭院草坪、盆栽下方、浴室 或廚房之壁縫、地板下、廚房流理台、砧板和潮氣較大之書堆內。

二、環境管理:

  1. 減少雜物堆積。
  2. 院牆四周經常打掃保持乾爽。

三、房舍管理:

  1. 室內地板、牆壁之縫隙應以矽膠、樹脂糊堵塞。
  2. 食品妥善保存於冰箱內或密封。
  3. 地面保持清潔,不留食物殘屑。
  4. 經常檢查盆栽附近有無螞蟻群活動。

四、因應之道:

  1. 新購回之盆栽需詳細檢查有無蟻巢藏於盆內,如發現螞蟻則需於室外換土或 撲滅。
  2. 發現螞蟻在室內活動,可用糖、麵包屑等誘蟻取食,來追蹤蟻巢所在地,然 後用殺蟲劑灌入其巢內,即可徹底消滅蟻群。

白蟻

一、一般生活習性:

  白蟻和螞蟻都是群體生活的社會性昆蟲,但生活習性及種緣關係相去很遠, 簡單的區別方法是用擴大鏡觀察牠們的胸部和腹部連接處,如果此部位是細細有「腰」的就是螞蟻,沒有「腰」的就是白蟻。 台灣地處亞熱帶及熱帶地區,白蟻為害相當普遍,台灣已知的白蟻有 14 種,

  大多數種類生活在野外,按其生活特性可分為木棲型、土棲型及土木兩棲型,危 害房屋的以家白蟻和黃腳白蟻為多。

  白蟻一般都孳生於陰暗、潮溼、不通風的木質家具內,牠們由蟻后、雄蟻、 兵蟻、工蟻等組成,工蟻築造隧道侵入木材、家具及書籍中蛀食為害。家白蟻一 群往往由數十萬隻個體組成,黃腳白蟻窩群較小,僅數萬隻,故家白蟻之為害常 較黃腳白蟻嚴重。

二、環境管理:

  1. 木造房屋在建置時需做好防範工作,如使用防腐木材、地下舖設鐵網、施用 藥劑或綱筋水泥,以隔絕白蟻入侵。
  2. 住屋四周勿堆置木材,建築後之殘材切勿埋入土中,宜搬離工地。
  3. 白蟻群飛時,可在燈光下置一肥皂水盆,以光誘法使其墜入盆中溺斃。
  4. 住屋外牆如發白蟻隧道,應儘速清除或斷絕水分來源,並進行防治。

三、房舍管理:

  1. 經常檢視書櫃,發現可疑之隧道或蟻泥時即需進行防治,以免擴大危害,使 全部書籍被蛀蝕。
  2. 木造家具如被侵害,應考慮更新,並徹底消滅白蟻後才可丟棄。

四、因應之道:

  白蟻的防治需要特殊的器材及防治技術,還是請合格優良的除蟲公司(病媒 防治業)來處理較得當。

蟑螂

一、一般生活習性:

  台灣住家常見的蟑螂有德國蟑螂、美洲蟑螂、澳洲蟑螂、棕色蟑螂、花斑蟑 螂、潛伏蟑螂、灰色蟑螂等 7 種,但以前 4 種較常見。蟑螂的身體扁平,適於縫 隙中爬行。住家蟑螂在夜間外出活動,日間藏匿於牆壁之罅隙、門框縫、家具內、 浴室的隱暗處、紙板、暖氣管線、動物房、水族箱下、地下室、電器、瓦斯桶、 流理台、排水管、糞池、垃圾堆等處。牠們到處竄行覓食,不但污染了食物,還 會傳播病原。蟑螂的生活史分成卵、若蟲及成蟲 3 期。

二、環境管理:

  1. 住家內外避免堆積雜物如舊家具、廢棄建材等。
  2. 戶外垃圾必須密封加蓋,並儘速清運。
  3. 經常疏通排水溝。
  4. 化糞池加蓋,並定期清理。

三、房舍管理:

  1. 除門、窗、管線不留縫隙外,若有破損處應立即修補,以免蟑螂趁機潛入。
  2. 牆壁及家具上之縫隙須填補,家具勿緊靠牆壁置放。
  3. 減少舊報紙、紙盒、紙箱等雜物之堆積。
  4. 廚房流理台保持清潔,出水口過濾器須經常刷洗。
  5. 廚餘垃圾不可倒入水溝內,應妥善包紮投入密封垃圾筒,並儘快清除。
  6. 抹布、毛巾用後要洗淨晾乾。
  7. 地面、桌椅保持清潔,不留食物殘屑。
  8. 食品及原料加蓋密封或存入冰箱。
  9. 倉庫、貯藏室保持通風乾燥。
  10. 流理台、浴缸、洗臉檯等出水口,於夜間不用時須加蓋或關閉。
  11. 各種竹簍、木箱、紙盒、家具、瓦斯桶、器物自他處移入室內時,必須詳細檢視,去除蟲卵及蟲體。

四、因應之道:

  經常清理桌面下、水槽下、冰箱下、櫃子內、電器內、開關盒內等蟑螂喜藏 匿之處所。平時可施用滅蟑餌劑捕殺袑期潛入室內之蟑螂,防止其繁衍。蟑螂為 患嚴重之地區,應定期施用殘效性殺蟑劑。

五、注意事項:

  1. 避免將餌劑施放於潮溼處,以免因發霉而失效用。
  2. 噴灑殘效性殺蟲劑,宜於日間室內無人時進行,以減少不必要的接觸。

地下家蚊(Culex pipiens molestus)簡介

  地下家蚊(Culex pipiens molestus)主要分佈於溫帶地區,台灣地 處熱帶、亞熱帶地區,是目前 已知地下家蚊分布最南的地方 ( 蔡,1998)。台灣早期並沒有地下家蚊發生的紀錄,1996 年連日清教授首先 發表於台灣北部發現地下家蚊,目前已證實地下家蚊確實存在(Lien et al., 1996),西部地區大型都會區如台北市、台中市及高雄市均發現地 下家蚊的分佈,另交通樞紐如中正機場、蘇澳港、基隆港等所在城市 亦發現地下家蚊族群。環保署表示,近年來由於都市化發展快速,尤 其是地下化設施的普遍,提供了地下家蚊適合的棲息場所,其族群亦 可能隨著交通工具遷徙分佈,民眾應認識其特性並妥為防範,以避免 衍生病媒問題。

  地下家蚊是具有自生(autogeny)能力的蚊種,生活史約 9~14 天, 多在狹小隱密的棲所交配。不同於一般雌蚊產卵前必須吸血以提供卵 發育所需的養份,地下家蚊羽化後第一次產卵前不必吸血,不吸血時 產下的每個卵筏約有 150 個卵粒,吸血後則可產下約 200 個左右的卵 粒(蔡、陳,1997)。地下家蚊最初發現於大樓地下室的污水池、化糞池 等,而積水的地下室及工地地下層積水處,也為適合地下家蚊孳生之 處所,成蟲多隨著交通工具移動,亦可隨著大樓電梯到五樓以上的樓 層。台大流行病學研究所蔡坤憲助理教授表示,近年來由於台北市交 通建設普遍地下化,於部分捷運站已可發現地下家蚊之蹤跡。

  地下家蚊不受季節變化之影響(蔡、陳,1997),冬天氣溫雖低,然 因其成蟲會棲息於大樓地下室等室內環境,因此在冬季其他蚊種數量 大幅降低時,反而凸顯它的活躍。一般蚊蟲多受光週期的影響,如白 線斑蚊在白天的活動力最旺盛、白腹叢蚊出現在傍晚、熱帶家蚊出現 在黃昏和夜晚,至於地下家蚊則大多活動於大樓地下室及黑暗的下水 道中,不受光週期的影響,不管是白天夜晚,都可能受到地下家蚊的 叮咬。

  依據試驗顯示,地下家蚊具有傳染病毒性疾病的能力,因此被列 為傳播西尼羅病毒(West Nile Virus)的病媒蚊,惟台灣地區尚無相關病例。此外,地下家蚊亦可能是日本腦炎病毒的病媒蚊(Weng et al., 2000; Turell, 2006)。地下家蚊傳播病毒方式為藉由病媒蚊叮咬人體時將病毒 傳入體內。雜交試驗證實地下家蚊雌蟲與熱帶家蚊雄蟲交尾後可產下 有效卵且子代可順利繁殖,但其在自然界之影響尚是未知,但應注意熱帶家蚊及地下家蚊雜交後代是否會發生抗藥性的問題。亞培松、陶 斯松、蘇力菌以色列亞種、二福隆及百利普芬可有效防治地下家蚊幼 蟲成蟲防治多以殘效施藥於大樓地下室為之(徐,1998)。

  環保署指出,杜絕地下家蚊最根本的辦法為做好環境管理,例如 改善人孔蓋之密合度以隔絕地下室污水槽中蚊蟲出入,清除不必要的 積水及地下室內儲水容器加蓋等,均可避免蚊蟲孳生。民眾如須至地 下室活動時,亦須做好個人防護,以減少被叮咬的機會。

附件下載

檔案名稱 檔案大小 下載次數
01 老鼠.pdf 139 KB 2,176
02 蟎.pdf 103 KB 1,444
03 蠅.pdf 125 KB 2,556
04 小黑蚊.pdf 114 KB 1,154
05 蚊子.pdf 108 KB 4,714
06 螞蟻.pdf 113 KB 1,514
07 白蟻.pdf 118 KB 1,649
08 蟑螂.pdf 126 KB 1,504
09 地下家蚊.pdf 96 KB 1,392
分享
  • facebook
  • line
  • 點閱次數:26,373
  • 資料發布日期:106-06-19
  • 資料更新日期:109-10-22
  • 資料檢視日期:113-05-03
回上一頁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