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布單位:綜合規劃組
《撰文/陳亭瑋│自由寫手》
大地陷入奇怪的寂靜。比如鳥兒,哪裡去了?許多人談到鳥,一臉困惑和不安。後院的餵鳥架沒有鳥光臨。少數還能看到的鳥兒奄奄一息,抖得很厲害,飛不起來。那是個沒有聲音的春天。以前,旅鶇、北美貓鳥、野鴿、松鴉、鷦鷯和其他數十種鳥,天一亮就此起彼落的鳴叫,把早晨弄得好不熱鬧,如今早上卻寂然無聲;田野、樹林、沼澤到處了無聲息。──瑞秋‧卡森《寂靜的春天》,1962
成大研究團隊日前就發現,有位女童幾乎天天接觸塑膠製品,沒想到,兩歲就來初經,因此提醒家長,一定要讓孩子勤洗手,而且儘量以不鏽鋼或陶瓷、取代塑膠容器,才能減少塑化劑對健康的威脅。──2017/11/18 公視新聞
亂發軍令的路人甲
1962 年的《寂靜的春天》和 2017 年小女孩的性早熟,其實都是源自於同一類化學物質 ── 環境荷爾蒙(environmental hormone),也被稱為「內分泌干擾物」(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環境荷爾蒙到底是什麼?為什麼會對大自然與人們造成這麼大的影響呢?
如果我們將動物的身體系統視為有分部門、各司其職的軍隊,那負責「傳遞訊息」的兩大部門就非神經系統與內分泌系統莫屬了。大家應該知道,內分泌系統會分泌激素,也就是荷爾蒙,以調控身體的活動。若將荷爾蒙想像成身體的傳令兵,那「環境荷爾蒙」就可以視為會綁架傳令兵,或者穿得很像傳令兵的路人甲 ── 它影響了身體傳令(調節)功能,因而牽一髮動全身地造成相當嚴重的錯誤反應。
由於內分泌系統調控的機制相當繁瑣而複雜,因此,能夠影響內分泌系統的「環境荷爾蒙」可能造成的效應也難以預測,影響的對象不只包括人類,還涉及了幾乎所有層面的野生動物。目前已知較為顯著的例子包括會影響鳥類和魚類的甲狀腺功能與發育、降低生殖力或孵化率;造成魚、鳥、爬蟲類的性別發育不正常(去雌性化、雄性化、去雄性化、雌性化)。
而環境荷爾蒙對於人類的影響包括可能會造成乳癌、子宮內膜異常增生、前列腺癌、睪丸癌、不正常性發育、降低生殖力、腦下垂體及甲狀腺功能異常等。更值得注意的是,某些荷爾蒙僅需極少量就可以對生物體有影響,尤其胎兒與嬰幼兒的發育成長皆倚賴荷爾蒙調控,因此使環境荷爾蒙顯得更加危險、須被眾人瞭解與注意
追求便利生活的副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蓬勃發展的化學工業,為人類帶來更舒適與有效的便利生活,但這些生活種的幾樣特點:包括幫助蔬果免於遭受蟲害的農藥、各式輕巧便宜的塑膠材料、以及難以控制的環境污染都是日常生活中,容易接觸到環境荷爾蒙的來源。
首先要解釋的是,環境荷爾蒙並非特定種類的化學物質,只要可能影響內分泌系統作用的化學物質皆包含在內,又被稱為「內分泌干擾物質」。目前已知有多達 70 種化學物質被列為環境荷爾蒙,主要包括農藥殺蟲劑(如 DDT)、工業產品(如多氯聯苯 PCB)、塑化劑(如鄰二甲苯類)、金屬污染物(如甲基汞、鉛)、其他化學副產物(如戴奧辛)等。隨著人們越來越了解化學合成物,確認是環境荷爾蒙的化學物質種類數預計也將繼續增加;如近期美國環境保護署開始採用新的演算法(Patience Browneet al., 2015)來評估化學物質「對於特定內分泌物的活性(Endocrine Bioactivity)」,就有助於確認可能的環境賀爾蒙及其影響。
好消息是,雖然環境荷爾蒙的名單看上去洋洋灑灑,實際上有許多種類的化學物質,尤其是農藥、殺蟲劑已被禁用多年。然而壞消息是,部分具有持久性的化學物質早已進入環境中,是我們生活中難以全面避免的污染物。
2001 年簽訂、2004 年生效的「斯德哥爾摩公約」便著重於處理環境荷爾蒙中最棘手的一群化學物質 ──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截至 2017 年列管了 28 種化學物質。這些化學物質除了具備環境荷爾蒙的毒性,還由於在環境中的持久性與半揮發性,成為一項需要全球共同面對的污染課題。
環境荷爾蒙泛指各式可能影響內分泌系統作用的化學物質,而其中某些具有持久性早已進入環境,我們難以完全避免接觸。圖/Otis Historical Archives National Museum@flickr, CC BY 2.0
環境荷爾蒙就在你身邊?
若進一步研究,我們可以發現「斯德哥爾摩公約」列管的許多化學物質,在臺灣已禁用許多年(喜悅的掌聲下!)。那麼,目前生活中最可能接觸到哪些環境賀爾蒙?又應該如何避開呢?
事實上,環境荷爾蒙可能出現的範圍涵蓋了食、衣、住、行會接觸到的各種材料與化學物質,常見者包括重金屬鎘、汞、鉛;塑膠製品中的雙酚 A、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屬於工業特殊添加材料的壬基苯酚、有機錫化合物、全氟烷化合物、多溴二苯醚、多氯聯苯、六溴環十二烷等,以及因難以分解而得到「世紀之毒」別稱的戴奧辛。
但是,大家先別被這麼落落長的名單嚇到了!
基本上,這些環境荷爾蒙主要經由兩種途徑進入人體:食物途徑與容器途徑 [1]。「食物途徑」是含有該化學物質的產品在完成任務後,沒有被妥善回收,成為污染物而進入環境,經由農業或漁業中的生物吸收,最後進入食物中。舉例來說,「汞」最常見的接觸來源就是由大型魚類生物累積而來,而戴奧辛容易累積在脂肪、乳製品中。另外,「容器途徑」通常源於錯誤使用食物容器,以塑膠材質的餐具為例,若溫度太高或是磨損後持續使用,就極易吸收到雙酚 A 或是塑化劑 [2]。換句話說,若沒有刻意去挑戰盛裝容器的「極限」,挑選符合標準、經認證的產品,並遵守使用規範,因為此途徑而接觸到環境荷爾蒙的風險便很低。
不讓污染物流入環境、謹慎選擇食物與餐具
雖然目前仍沒有一種方式能完美保證「絕對不會接觸到」環境荷爾蒙,但只需要採取簡單的老梗策略,就可以降低自身受到危害的機率囉!且聽我們娓娓道來。
如前述,絕大多數日常生活中的環境荷爾蒙來自於「食物途徑」,要避開這個途徑,就需要做好資源回收,讓廢棄物中的化學物質不至於流入環境造成污染;飲食多樣化,選擇不同來源的食物,避免化學物質在體內持續累積。針對「容器途徑」,應選擇可靠的食物容器,最好來自信譽可靠、附有檢驗資訊的廠商,不要貪小便宜;並且遵照使用注意事項,如原始設計單次使用的塑膠餐具絕不可重複使用,食物容器須注意其適用溫度,避免過熱、錯誤使用。這些健康生活的老招數,就可以盡可能降低攝入的環境荷爾蒙劑量。
在《寂靜的春天》出版後的幾十年間,人類禁用了許多化學物質(包含很多種殺蟲劑)、對新化學物質的使用也更加謹慎;而希望有一天,環境賀爾蒙能夠不再是我們對於環境的污染與自身健康的威脅。
註解:
- 各化學物質各有其接觸途徑,這邊只是做一個概略的統整,詳見:食藥署網站 – 常見的內分泌干擾物質
- 同場加映一下大家都很擔心的雙酚 A 和塑化劑。由於塑膠材質的廣泛使用,這兩類化學物質很難全數避免,但這兩類物質在人體的代謝速度都相當快,大部份的 DEHP 塑化劑會於 24 到 48 內小時排出體外,雙酚 A 在人體的半衰期只有 6 個小時;因此避免長時間且大量的攝入,人體是可以有效代謝這類化學物質而不會有累積的情況。但目前這類物質對人體的影響仍不明確,建議懷孕婦女與嬰幼兒仍應盡可能避免接觸。
參考資料:
- [資訊] 認識內分泌干擾物-利用電腦模擬運算篩檢具雌激素活性之化學物質
- Browne, P., Judson, R. S., Casey, W. M., Kleinstreuer, N. C., & Thomas, R. S. (2015). Screening chemicals for estrogen receptor bioactivity using a computational model.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49(14), 8804-8814.
- 鄰苯二甲酸酯國人暴露及其健康效應
- 內分泌干擾物質(環境荷爾蒙)專區
- 成大研究:塑化劑致性早熟 2歲女童來初經
- 世界衛生組織出版「2012內分泌干擾物科學報告」– I
- 世界衛生組織出版「2012內分泌干擾物科學報告」– II
- 世界衛生組織出版「內分泌干擾物質對兒童健康可能產生之早期影響」報告(PDF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