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布單位:綜合規劃組
環境部及教育部積極共同推動大專院校毒化防災教育及綠色化學政策,於民國106年12月26日舉辦記者會,主辦此次記者會的環境部化學物質管理署(以下簡稱化學署)表示,為擴大推廣效益,特別邀請教育部共同聯合舉辦「綠色化學暨毒化災防制部會合作記者會」。邀請學校老師分享推動綠色化學之經驗及成果,同時展示因應災害發生出動之專業防護設備,宣誓跨部會一起為推動臺灣綠色化學教育及實驗室學生安全努力。
實驗室生活為臺灣很多大專院校理科學生共同的記憶,也是環境部化學署及教育部鎖定的重點推動目標,歷年來都持續以仿真演習毒化物管理及災害預防體驗等方式進行教育宣導,提升校園毒化災害認知與強化學生的應變能力。環境部化學署表示,由於化學物質種類繁多,如學生經驗不足或意外發生時臨場慌亂,皆容易發生實驗室意外或導致災害擴大,而從源頭傳遞正確的安全知識與應變知能,才是減少事故發生的關鍵。
在綠色化學教育推廣的層面,環境部化學署表示,化學物質在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如何讓生活環境更安全更便利,化學物質的妥善運用,就相當重要,而綠色化學教育更是首要。從高中階段開始,臺北市北一女中周芳妃老師現身說法,已逐步的在化學教育中融入綠色化學的概念及原則,開發學生對於化學的全新想像,對學生的化學知識啟發有很大的功用,未來也將積極推廣。而大甲高中的廖旭茂老師,從教育部舉辦之104年綠化學競賽中,以獨創的科學思維引導學生創作,設計「微型電化學電池與電解實驗可行性評估」獲得高中組金牌,強調低毒性、可重複使用,以符合綠色化學的精神引導學生,對於學生未來的科學研發能力及對環境友善思考有很大的幫助,也因此達到推動綠色化學教育的目標。
環境部化學署表示,未來除持續辦理綠色化學教育推動、大專院校毒化防災列車等活動外,更將結合教育部,持續推動並深化高中職與大專院校之綠色化學及毒化災教育。
在國際上的教育情況蒐研中,資料顯示,美國共有27州41所大學有開設相關課程,網路課程以超越良性 (Beyond Benign) 網站提供4門綠色化學相關課程最廣為使用,亦提供師資培訓,以及作為研討會,會議主持人,課程專家等聯合領導者合作的機會與平台,推廣綠色化學教材與培訓相關的教師。美國化學學會並列出相關參考書籍,統計共有18本教科書,4本實驗室手冊,4本參考書。而除美國外另有15個國家,28所大學有開設相關課程。其他國家的綠色化學教育推動情形,以德國為例,其建置綠色化學教材網(NOP-Sustainability In The Organic Chemistry Lab Course) 收集和開發綠色化學教育相關素材,並允許有機化學學科的學生和教師評估參考實驗設置,反應機制和化學產量的反應。
附件下載
檔案名稱 | 檔案大小 | 下載次數 |
---|---|---|
塑膠辨識 實驗課程.pdf | 338 KB | 1,421 |
塑膠辨識學習單.pdf | 74 KB | 695 |
綠色化學大專教材_化學物質安全.pdf | 11 MB | 21,713 |
綠色化學大專教材_塑膠辨識 簡報.pdf | 301 KB | 772 |
綠色化學大專教材_概論.pdf | 6 MB | 4,5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