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本署重要活動行程

  • 111年9月22日週四
    對象本署及直轄市、縣(市)政府環保機關同仁
    地點視訊會議(使用Google Meet)

    本課程旨在使參訓者瞭解標示之於化學品管理的重要性,並通過業務經驗交流,增進執法能力並提升檢查標準一致性。此次課程邀請國內專家學者,除分享歐盟化學品登錄、評估、授權及限制規章(Registration, Evaluation, Authorization, and Restriction of Chemicals, REACH)法規沿革,亦由勞動檢查角度分享化學品管理經驗。並因應氫氟酸列管為關注化學物質,含氫氟酸混合物種類多樣及濃度落差大,介紹混合物GHS危害分類方式及標示製作步驟。本次課程亦分享國際化學品標示管理趨勢,彙整本年度氫氟酸標示輔導訪廠經驗及業者常見疑義,並藉由綜合討論交流執法經驗,有效管理毒性及關注化學物質。

    • 封面
    • 主席致詞
  • 111年9月22日週四
    對象本局同仁
    地點視訊

    本年度訓練課程特邀世新大學陳一香副教授,引導同仁瞭解危機處理的意涵、重要性及處理原則,未來即使遇到危機問題,也能適時的應因應狀況、調整計畫,建立民眾對政府的信任並拉近與民眾間的距離,促使政策順利推行。

    • 封面圖
    • 講師、同仁開場線上合影
  • 111年9月7日週三
    對象各縣市環保局業務承辦人員
    地點宜蘭縣兆品酒店礁溪

    為持續推動毒性及關注化學物質與環境用藥管理作業,使各縣市環保局業務承辦人員更加熟悉管理系統功能,同時延續中央與地方毒性及關注化學物質與環境用藥管理及環境毒災事故業務災害防救作業之垂直溝通,及各縣市管理經驗之橫向交流,期透過該會議之進行,促使地方人員皆能具備良好管理執行能力,並強化毒性及關注化學物質與環境用藥管理及環境毒災事故業務進而提升管理層面行政效率。

    • 封面
    • 謝燕儒局長開幕致詞
  • 111年8月5日週五
    對象相關部會、地方政府、公(工)協會、業者等
    地點視訊會議(使用Google Meet)

    為修正「毒性及關注化學物質標示與安全資料表管理辦法」召開研商會議,簡報說明此次修正內容,逐條宣讀草案,並以線上提問單互動討論,蒐集各界意見。

    • 封面
    • 主席致詞
  • 111年7月14日週四
    對象關注化學物質運作業者
    地點視訊會議(使用Google Meet)

    因應110年8月20日「列管關注化學物質及其運作管理事項」增列公告硝酸銨及氫氟酸為具危害性關注化學物質,為利運作業者瞭解法規內容,及於規定期限內完成相關作業,本局訂於111年7月辦理2場「關注化學物質法令暨申報系統操作說明會」。本次說明會分為兩大主題,第一部分為列管硝酸銨及氫氟酸公告重點及應配合事項,包括管制濃度、分級運作量、紀錄、申報、標示等規定。第二部分則是配合新增公告物質,說明關注化學物質申報系統相關功能,包括系統登入、關注化學物質核可文件申請、運作紀錄申報方式等系統操作及注意事項。

    • 封面
    • 主席致詞
  • 111年6月15日週三
    對象本局同仁
    地點視訊

    本年度訓練課程特邀國立清華大學薛荷玉講師,引導同仁將艱深的專有名詞轉為簡單易懂的文字,並透過媒體的傳遞,將政令宣導、活動訊息等有效的傳達給民眾知悉或參與,除了增加機關的曝光度外,將訊息正確且有效率的傳遞,使民眾瞭解政府現行推動的政策,另對假訊息或具爭議事件,亦可透過新聞稿將正確訊息即時向民眾說明及澄清,建立民眾對政府的信任。

    • 封面
    • 開場大合照
  • 111年3月31日週四
    對象本局同仁
    地點本局B01會議室

    為持續向國人宣導本局推動之政策、正確的毒物及化學訊息、建立本局專業形象,本年度訓練課程特邀泛科學知識長、共同創辦人鄭國威擔任講師,以提升同仁科普文章的敏銳度及撰寫能力,將看似艱深的專業理論與難記的學理轉化為有趣、易學的科普文章,並藉由科普文章的互動縮短與民眾間的距離。

    • 活動剪影封面圖
    • 主任秘書、講師、同仁現場合影
  • 111年3月3日週四
    對象財團法人商業發展研究院張皇珍副院長主講、本局及全署同仁
    地點本局B01會議室及線上直播

    邀請財團法人商業發展研究院張皇珍副院長蒞局演講,講題「因應疫情後的改變,創造想要的未來」,COVID-19疫情徹底改變人類的生活與價值,加速催化數位科技的應用,地球永續已成為普世價值,探討疫情後人與人的新距離、長鏈、短鏈的產業鏈、數位轉型創新服務、CSR(企業社會責任)到ESG(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公司治理)的實踐...等議題。

    • 封面
    • 謝局長致詞
  • 111年2月14日週一
    對象行政院相關部會代表、參與演練縣市環保機關、環保署相關處室、毒災防救體系及本局參與演練代表等人員共同參與
    地點台北花園大酒店

    透過本次檢討會議進行『成果報告』及『意見交流』,期使各縣市政府熟悉未來『全國毒災演練』及『地方災害應變中心』開設演練模式,並透過『中央災害應變中心開設』搭配演練,建立中央與地方聯合救災應變演練機制,同時整合相關救災資源與強化毒災防救體系,提升毒災防救應變演練成效。

    • 1.封面
    • 2.會議報到
  • 111年1月24日週一
    對象環保署主秘室、環保署環境品質諮詢委員會委員、本局
    地點南區毒化災專業訓練中心

    本署葉主任秘書俊宏率環保署環境品質諮詢委員會委員視察南區毒化災專業訓練中心,本局由陳副局長淑玲等人陪同,使委員瞭解毒化災訓練中心興建及訓練制度推動情形、南區毒化災訓練中心營運現況,並給予精進建議,委員肯定本署及南區毒化災專業訓練中心推動成效,期許訓練中心持續順利營運,達成預期目標。

    • 01封面
    • 02南區訓練中心許昺奇教授致詞
  • 110年12月24日週五
    對象行政院食品安全辦公室、食安會報委員、立法委員、專家學者、媒體、衛福部、農委會、教育部、本署
    地點網路視訊

    由衛福部就罐頭食品工廠衛生安全管理與食品衛生安全管理驗證、農委會就推動洗選雞蛋噴印與溯源管理、推動偏鄉學校採用國產可溯源食材辦理情形及未來展望、教育部就偏遠地區學校午餐品質現況之探討及因應對策等進行簡報,並與各界交換意見,以滾動式檢討精進食安管理措施,保障消費者飲食安全,共同努力為臺灣食品安全把關。

    • 110年食品安全管理檢討會議
    • 致詞
  • 110年11月2日週二
    對象環保、消防、衛生及政府相關主管權責部門(如工業、勞工安全等)、專家群、技術小組、全國毒災聯防小組及成員、安全衛生、運輸管理、危害預防等專業人員及主管,與會人員共553人。
    地點視訊會議

    本局於110年11月2日辦理「110年度全國環境事故案例研討會」,活動由本局謝局長開場,並邀請沈志修副署長與會致詞。研討會規劃二大主軸活動,第一為專題報告,針對國際重大化災事故(苯乙烯)進行專題研析,並說明國內毒化災訓練中心興建及訓練制度推動情形;第二為年度環境事故案例分享,除邀約事故業者分享自身事故應變處置經驗,另邀請地方政府環保局,分享督導轄區運作業者處置事故原則及重點。期藉由研討會辦理,傳承與會人員事故應處經驗,提升災害防救應變量能。

    • 全國環境事故案例研討會
    • 謝局長開場致詞
  • 110年10月28日週四
    對象本署各業務單位 培訓學員共計20名
    地點1、室內課程:IEAT國際會議中心8樓綜合教室 2、攝影棚參訪:臺灣藝術大學傳播學院

    1、 本局與本署主任秘書室、綜合計畫處、環訓所合辦,以培育新媒體人才為目標,辦理3天(不過夜)訓練課程,參訓學員為本署各處室同仁共20名。 2、 上課方式為:課程、討論、網路學習、體驗、參訪、影片觀賞、實作等;課程主題共計10個面向,包含:新媒體趨勢及行銷,媒體議題操作、網路著作權、口語及肢體表達、新媒體與環保議題、影片企製等,並安排參訪臺灣藝術大學傳播學院之攝影棚,體驗影視創作及技術應用範疇。 3、 本次課程亦輔導學員以youtuber影片創作團隊之型態,總共分為5組,由各組成員擔任不同角色,合力企製分組實驗影片共5支,做為學習成果。 4、本次活動亦鼓勵學員以參與本署《同仁自製環保創意影片獎勵實施計畫》為目標,剪輯1支5分鐘影片。

    • 封面
    • 新媒體溝通人才培力營 開幕式
  • 110年10月21日週四
    對象本署同仁
    地點線上視訊課程

    1、本局與本署環境保護人員訓練所合作,於110.10.13-14及10.20-21日辦理2梯次教育訓練(第1梯次及第2梯次本署同仁分別為37名及35名參訓)。 2、上課方式為:為因應本(110)年度受到嚴重特殊性肺炎(COVID-19)疫情影響及配合政府防疫政策,以視訊方式辦理本次的課程,由本署環境保護人員訓練所蕭慧娟所長及本局謝燕儒局長聯合開訓致詞,期望增加同仁在風險管理的知能。 3、本次課程著重於實務課程,包括案例分析,計24小時,本次課程內容包括環境風險多元管理與科技策略、化學物質源頭管理、環境風險與新媒體溝通策略、化學科技之風險多元管理與決策科學、環境風險多元管理(水污染防治、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防治、空氣污染防制)等相關領域之主題。 4、教育訓練方式包含講師授課、案例分析、分組討論、及綜合座談,包括淨零碳排、氣候治理、環境風險及健康、媒體溝通、公民科學以及空、水、土等污染防治主題,及其法律發展與策略分析等面向,以強化本署同仁針對業務所面臨的風險議題能具有風險管理、溝通及運用科技工具協助實務能力。

    • 封面
    • 開訓典禮局長致詞(第1梯次)
  • 110年10月19日週二
    對象行政院環保署、行政院環保署毒物及化學物質局、高雄市政府、陸軍39化兵群、林園工業區服務中心、林園區公所、信昌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東聯化學股份有限公司、台灣中油股份有限公司、台灣石化合成股份有限公司、台灣氯乙烯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塑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聯成化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點高雄市林園工業區信昌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林園廠

    本局與高雄市政府於110年10月19日合辦110年度全國毒性化學物質災害防救演練,現場參演及線上觀摩人數共417人,並邀請沈志修副署長蒞臨會場致詞與講評。演練情境為高雄市信昌化學工業公司,因地震導致酚丙酮工場異丙苯儲槽洩漏導致氣爆,並波及鄰近製程導致苯外洩。演練內容針對毒災事故通報、高雄市應變中心開設、啟動毒災應變體系、毒災聯防組織動員、應變資源調度、事故現場應變處置、環境善後復原等程序進行演練。 本次災害防救聯合演習,有效運用各級政府、業者及民間救災資源、人力及裝備,強化整體救災能力,藉以達成減災、離災、避災的目的。並提高民眾防災意識,建立事故應變防制觀念,保障人民生命、財產與福祉。

    • 110年全國毒災防救演練
    • 沈副署長致詞
  • 110年10月19日週二
    對象環保署沈副署長志修、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李副校長嘉紘、環保署化學局謝局長燕儒、國立高雄科技大學陳主任政任等
    地點南區毒化災專業訓練中心

    110年10月19日環保署沈副署長志修視察南區毒化災專業訓練中心,肯定及感謝相關人員辛勞,並期許訓練中心持續順利營運。國立高雄科技大學由李副校長嘉紘代表出席,視察過程由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報告訓練中心興建過程及營運現況,並引導訓練中心勘察。

    • 封面
    • 環保署沈副署長致詞
  • 110年10月8日週五
    對象329家石綿產品進口業者及相關公協會
    地點高雄市立美術館B1樓演講廳及國立臺灣大學應用力學研究所R100國際會議廳,並同步辦理視訊會議(使用Cisco Webex)

    自78年起我國已逐年限制石綿使用用途,迄今除研究試驗教育目的用途外,已全面禁止石綿用於管材、防火建材及剎車來令片等產品之製造,然仍有含石綿之產品透過進口方式輸入至我國,由於石綿產品進口對象、用途、流向及廢棄方式皆無相關單位追蹤,難以掌握石綿產品運作情形,為維護民眾權益,研議限制含石綿產品輸入,從源頭管控含石綿產品以期降低危害風險,故辦理本研商會說明目前國際管制現況、國內運作情形及限制含石綿貨品輸入項目之規劃。

    • 封面
    • 主席致詞
  • 110年9月14日週二

    近來發現本局主管業務事項的知識門檻相當高,對於一般民眾而言會有距離感,其接收相關新聞訊息的意願也相對較低,因此,持續向國人宣導本局推動之政策、正確的毒物及化學訊息、建立本局專業形象,是有必要持續加強同仁教育訓練,以提升新聞稿撰寫的能力;本年度訓練課程特邀公共電視林靜梅資深新聞記者進行專題演講,透過林資深記者豐富的新聞實務經驗,帶領分組實作,透過新聞稿剖析及撰寫實作練習中,提升同仁新聞稿撰寫能力及專業技巧。

    • 封面
    • 局長、副局長、主任秘書、林靜梅資深新聞記者、同仁現場大合影
  • 110年9月9日週四
    對象關注化學物質運作業者
    地點視訊會議(使用Cisco Webex及YouTube線上直播)

    本局110年8月20日公告修正「列管關注化學物質及其運作管理事項」,增列硝酸銨及氟化氫(氫氟酸)為具危害性關注化學物質,為利於運作業者瞭解公告內容及公告生效後應配合之辦理事項(含系統面),辦理3場次「關注化學物質法令暨申報系統操作線上說明會」,說明列管硝酸銨及氫氟酸公告重點及應配合事項,包括管制濃度、分級運作量、記錄、申報、標示及改善期限等規定,及關注化學物質申報系統相關功能,包括系統登入、關注化學物質核可文件申請、運作紀錄申報方式等系統操作及注意事項。

    • 封面
    • 主席致詞
  • 110年6月24日週四
    對象環保署及相關單位
    地點視訊課程

    本次教育訓練課程邀請臺灣金融研訓院王嘉緯首席研究員為本署及相關單位同仁講授有關提供綠色或環保融資之主要考量與建議,綠色信貸、金融等知識,藉由瞭解金融產業提供業界保險、信貸、資金及償還期限等工具手段,考量如何將業界於環保方面的表現納入策略,助益我們瞭解金融產業,增加金融互動,讓環境、社會和企業管治(Environmental, Social, Governance)成為永續。本次課程共有157人參與。

    • 「綠色融資的機會、挑戰與建議 」視訊教育訓練課程,百人線上教育訓練
    • 本署訴願會主委洪淑幸提問
201筆資料,第2/11頁, 每頁顯示 204060
:::
回上一頁回頁首